日前,描繪滹沱河畔普通百姓悲喜人生的長篇小說《滹沱人家》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由石家莊市作協副主席康志剛歷時六年打磨創作而成,入選中國作協和河北作協重點扶持項目。
小說以滹沱河畔正定縣一個小村莊為背景,選取村中一條形如扁擔的胡同為切入點,從住在胡同最里端、三代同堂的李天敏家寫起,通過重點講述年輕人的婚戀生活和進城闖蕩經歷來展現新生代不同于祖祖輩輩在土地上討生活的模式,體現時代變遷和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呈現人性的復雜與幽微、迷惑與掙扎、善良與美好、自私與卑劣。小小的扁擔胡同,便是中國鄉村社會的一個生動縮影。
《滹沱人家》的責任編輯之一梁東方說:“作者康志剛的家就在滹沱河畔,不是文學寫作中廣義泛指的滹沱河畔,而是地理確切意義上的滹沱河畔。他曾多次生動地跟我講過,小時候那些靜謐的夏夜,在家里就能聽到滹沱河畔稻田里的蛙鳴。這部作品傾注了他對故土深厚的感情。”
康志剛表示:“我試圖通過這部作品,圍繞幾戶人家的悲喜人生和相互之間的糾葛與關系的變化,對有關中國農民的家庭、倫理、品質、智慧與創造力進行開掘,以此來探尋與表現人性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的不同情狀與變化的軌跡。”